你知道打坐入定最大的危害是什麼嗎?我告訴你,答案一定超乎你的想像。 首先你想知道入定的危害,你必須得懂得打坐,起碼你得懂呼吸三法,然後你必須得進入四種境的狀態當中,最後你才可以入定,你才會知道入定最大的危害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就好像你要問,登上珠穆朗瑪⋯ 閲讀全文

你知道打坐入定最大的危害是什麼嗎?我告訴你,答案一定超乎你的想像。 首先你想知道入定的危害,你必須得懂得打坐,起碼你得懂呼吸三法,然後你必須得進入四種境的狀態當中,最後你才可以入定,你才會知道入定最大的危害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就好像你要問,登上珠穆朗瑪⋯ 閲讀全文
文:季詩魂 沙悟靜,他終於悟出了一個大道理! 為什麼,作為師傅的金蟬子唐僧!他總是,喜歡看佛經! 因為,他本身就是屬於一種佛祖聖地的高徒! 佛心普照無處不在,散發出佛氣很旺! 何況,佛的真諦都是隱藏在!那本佛經裡面,佛⋯ 閲讀全文
北宋元豐年間,東京城內染坊主人王寅家中誕生了一名女嬰,虔誠李寅帶著她到佛寺進行摩頂,然而這名女嬰依然十分鎮靜,和其他小孩子全然不同,但是一名負責主持儀式的老和尚看見了,卻不由得嘆息著說:佛門聖地,並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老和尚的這一句話,似乎也就註定了女⋯ 閲讀全文
說到杭州,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個是西湖,一個就是靈隱寺。靈隱寺雖是千年古剎,但其揚名天下卻是因為濟公。 濟公原名李修緣,法號道濟,浙江台州人,南宋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台山⋯ 閲讀全文
(一)不語禪 普濟寺有個和尚,法號「不語禪」,卻沒什麼本事,每當有人來請教佛事,全靠他的兩個侍者代答。 一次,侍者不在,正好有個游僧來參禪。游僧問:「什麼是佛?」 和尚不知如何應答,忙東張西望。 游僧又問:「什麼是法⋯ 閲讀全文
如來佛額頭上的紅點來歷,和孔子有什麼關係呢? 相傳,孔子和如來佛是好朋友,經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孔子來找如來佛下棋聊天,海闊天空,談空說有,相談甚歡。 聊到興起處,孔子說:「佛主,你尊為天上聖人,無所不知,人們也稱我為聖人,學問淵博。今日趁此⋯ 閲讀全文
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市,始建於唐開元年間,鼎盛於宋代,由一大二小組成。 大塔又叫千尋塔,始建於南詔勸豐佑時期(公元823年-859年),為16級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屬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 大塔高69.13米,塔身東⋯ 閲讀全文
佛教認為,一切眾生身、口、意三業中,口業最容易犯。也是損耗我們福報最多的,因為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其實有限,但說的話卻數不勝數。 我們每天會遇到不同的人,我們與人相處避免不了就要開口說話,一旦說話,就容易造下惡業,無量的功德就會常常從我們的口中,漏失掉了⋯ 閲讀全文
首先說說為什麼要修行?「修行」是個什麼概念? 這裡說的「修行」和出家人的修行或玄幻小說裡面提到的修行(或修煉)是沒多大關係的。 我說的修行是「人人皆可實踐的」,更接近個人成長方面的,有出世的成分,也有入世的成分的;有玄幻成分,⋯ 閲讀全文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這張嘴,既能給我們帶來福報,也容易給我們惹來災禍,所以很多人雖然平常經常幫助人,做了很多好事,卻總是留不住福報,就是因為福報都從口中漏掉了。佛教基本五戒之一,就是妄語,最容易造業,最容易折損福報,妄語包括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 閲讀全文
佛教把身口意的造作,稱為「業」,它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三類。在佛教戒律當中,口業的修行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張嘴說話,倘若運用得當,那是功德一件;假如運用不當,造成的口惡業也不可計量。 口惡業,即因為言語造作的惡業,通⋯ 閲讀全文
不懂得善護口業,福報會損失的非常厲害。 人在輪迴里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最缺乏的一個是耐心,一個是定力。尤其是我們的嘴巴,毫無定力可言。好朋友把她的心思向你傾訴,當她做了一些不如你意的小事,你就可能把她的醜事講給別人聽。定力不夠,耐心不夠的人比比皆是,每⋯ 閲讀全文
濟公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他出生在南宋初年,活了六十一歲(1148——1209年),浙江台州人,俗名「李修緣」。出家後,法名「道濟」,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 濟公最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 閲讀全文
大年初四最重要的敬神習俗,莫過於很多地區所謂的「老奶奶生日」,這天都要去最近的「奶奶廟」上香。關於去「奶奶廟」上香,也是有講究的,在初三零點一過,第一波求子的人就會率先進廟許願。等到天亮以後,祭拜奶奶廟的活動達到高潮,在安徽、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很多孩子三周⋯ 閲讀全文
從前有一個年輕和尚,一心向佛,希望終有一天能夠開悟成佛。但是,他虔心修行多年,卻覺得自己依然混混沌沌,無法參悟精深的佛法。 有一天,他打聽到深山中有一破舊古寺,住持某老和尚修煉圓通,是得道高僧。於是,年輕和尚打點行裝,跋山涉水,千辛萬苦來到老和尚面前⋯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