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子 · 神佛 ·

北京潭柘寺的二寶

潭柘寺有兩個鎮寺之寶,大銅鍋和石魚。

大銅鍋

」三字的小石碑,每天泡在水裡,據說能使北京城免於水災。現在小銅
火焚燒,據說能使潭柘寺免於火災。元代建萬寧橋下邊橋洞的正中間刻有「北京城

現在天王殿前東院以前是潭柘寺的灶房,潭柘寺共有三口銅鍋,一口煮粥的最大,一口做飯的次之,還有一口炒菜。煮粥用的大銅鍋,鍋口直徑12尺,鍋深6尺多,厚6寸,僧人們需登著梯子下到鍋里刷洗。大銅鍋一次能下米十六斗,由七、八個和尚燒火,用數擔乾柴,用文火熬上十幾個小時,可以供全寺的僧人吃一天。可惜,煮粥和做飯用的大銅鍋已經遺失了。現在僅存的號稱的大銅鍋實際是小銅鍋,鍋口直徑1.85米,鍋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用鍋。

柘寺」石匾。傳說,「火燒潭柘寺,水淹北京城」。鑲嵌「潭柘寺」的石匾每天被

銅鍋的灶坑有一丈多深,灶眼上方鑲嵌漢白玉的「潭柘寺」石匾。傳說,「火燒潭柘寺,水淹北京城」。鑲嵌「潭柘寺」的石匾每天被火焚燒,據說能使潭柘寺免於火災。元代建萬寧橋下邊橋洞的正中間刻有「北京城」三字的小石碑,每天泡在水裡,據說能使北京城免於水災。

現在小銅鍋成為「打金錢眼」了,遊客可以往裡投香包或硬幣,投准了能掉進銅鍋里,有福氣,投不准就掉進灶坑了。

石魚

鍋。銅鍋的灶坑有一丈多深,灶眼上方鑲嵌漢白玉的「潭

在觀音殿西側,有個龍王殿,又稱石魚殿。在殿前檐下左側,掛有一條石魚,是用一塊含銅的石料雕刻而成。其聲如金石,如果敲擊其不同部位,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響,十分悅耳,猶如樂器。有人說這是在清代落入潭柘寺的一塊含銅量很高的大塊隕石。

傳說這條石魚原來是南海龍王進獻給玉皇大帝的一條神魚。有一年天下大旱,疾病流行,玉皇大帝就把這條神諭賜給了潭柘寺,讓其下到人間去拯救災難。這條石魚廣有神力,天下13個省,哪個省發生了旱災,只要敲擊一下魚身上相應的部位,那個地方就能夠下雨。

據傳說,人有了傷病,只要用手摸一下魚身上的相應部位,自己的傷病就可以痊癒。

除了這兩寶,大雄寶殿正脊上的鴟吻也大有來歷。

稱的大銅鍋實際是小銅鍋,鍋口直徑185米,鍋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用
以供全寺的僧人吃一天。可惜,煮粥和做飯用的大銅鍋已經遺失了。現在僅存的號
次能下米十六斗,由七、八個和尚燒火,用數擔乾柴,用文火熬上十幾個小時,可

大雄寶殿的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是元代遺物,高2.9米,共重4噸。螭吻是沒有角的龍,龍生九子之一,屬水性,放在屋脊可避火。

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來潭柘寺,看見殿頂的兩個螭吻栩栩如生,大有躍躍欲試、破空而飛之勢,就命人打造金鍊將它們鎖住,讓它們永遠在此值守。放大圖片就能看到螭吻身上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還有黃琉璃如意紋劍柄。

樸拙厚重的大水缸

口直徑12尺,鍋深6尺多,厚6寸,僧人們需登著梯子下到鍋里刷洗。大銅鍋一
口銅鍋,一口煮粥的最大,一口做飯的次之,還有一口炒菜。煮粥用的大銅鍋,鍋
現在天王殿前東院以前是潭柘寺的灶房,潭柘寺共有三
潭柘寺有兩個鎮寺之寶,大銅鍋和石魚。大銅鍋

古代寺院大多是木結構,並且樹木多,水缸里裝滿水起到"消防水池"的作用。到現在,應該是裝飾性更強一些了。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