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天府之國」的文明密碼

都江堰,「天府之國」的文明密碼

都江堰

「天府之國」的文明密碼

都江堰坐落在四川岷江之上,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作為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巨製,堪稱人類水利發展史上的曠世奇觀!

2000 年 11 月,都江堰與青城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是這樣評價它的:「建於公元前三世紀,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垻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水流湯湯,入眼一片壯闊的山水畫卷,因水利工程而得名的城市——都江堰市處



因勢利導 魚嘴分江

青山巍巍,水流湯湯,入眼一片壯闊的山水畫卷,因水利工程而得名的城市——都江堰市處處綠樹成蔭,可以想見都江堰水利工程為這個城市帶來的恩惠。一進都江堰景區大門,直撲眼帘的便是美麗的風景,岷江水奔騰而下,浩浩蕩蕩,猛浪若奔,兩岸樹木蔥鬱挺拔,負勢競上,展現著頑強的生命力,叢林之間依稀露出亭台樓閣,讓人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置身這座經久不廢、舉世無雙的千年古堰,一種由現代穿越古代的神秘感和崇敬感油然而生,真是「濤聲細說千年事,古堰任你逍遙遊。」

因勢利導魚嘴分江青山巍巍

我們順江而下去遊覽這令世人嘆為觀止的工程,面對洶湧澎湃、震顫大地的大江急流,強烈感受到滔滔江水那種驚心動魄的巨大魅力。只見呼嘯的江水如脫韁的 Mustang ,翻江倒海,咆哮如雷,一路狂奔,勢不可當。

在岷江江心修築的分水堤壩魚嘴,形似大魚臥伏江中,當江水奔撞到魚嘴後,刷地一下分割成二股水流,像被馴服一般按照築壩導流的設計乖乖地調整了水流方向,經飛沙堰溢洪道分洪後,直奔寶瓶引水口,緩緩流淌,分流到成都平原大大小小的河道水渠,變水害為水利,澆灌良田萬頃,造福子孫後代。

中國歷史悠久,國土廣袤,地形地貌多樣,氣候變化萬千。丘陵山地容易乾旱,窪地和河道旁容易遭水災,因此古人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把因勢利導作為治河策略的指導思想,因地制宜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水利工程。

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垻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堰」就是這種工程中的一種,在溪流上築壩,攔蓄水流用來灌溉,稱作「堰」,都江堰的「堰」就是這個意思。都江堰水利工程大體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口)、飛沙堰(泄洪堤)三個部分組成。魚嘴昂首於岷江江心,將岷江分為內外兩江;飛沙堰位於魚嘴分水堤末端的側向溢流堰,作用是排沙;寶瓶口是人工開鑿玉壘山岩體的進水口,是內江灌區的天然引水咽喉。

魚嘴分水堤,長約 3000 米,把迎面而來的岷江水一分為二,切成內外二江,根據建造者李冰「四六分水,二八分沙」論斷,外江江面占整個岷江河面的十分之六寬,內江則占十分之四,內江在深度上略低於外江。

當遇到旱季時,根據「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則,岷江水十之八九會流入內江,當遭遇洪水時,河面的寬窄對水流量的影響大於深淺對水流量的影響,所以,此時大量的水流會從外江流走。由於這個魚嘴的造型以及它的特殊地形,水流經此地,會捲起層層漩渦,表層清水流入內河,大量的泥沙石塊流入外河。這樣一來,既保證了成都平原水源的充足,又保證了水質的清澈。整個成都平原便可悠然自得,旱澇保收了。



飛沙瀉洪 寶瓶吐露

天驚地動氣象殊,誰翻雪浪倒銀壺?清流直下寶瓶口,離堆千載勝畫圖。」寶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觀察水位的「水則」,原是湔山(今名玉壘山)伸向岷江長脊上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口子,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原山體分離,被稱「離堆」。這個神來之作,是李冰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的都江堰咽喉控制工程。

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據記載李冰帶領工匠們花了整整八年的時間,用「積薪燒岩」的原始方法從對面的山體鑿開的。那個時候,沒有火藥,更沒有先進的工具,工匠們燃燒樹木將岩石燒紅至發燙,再用江水澆潑,一冷一熱,堅硬的岩石在反反覆覆熱脹冷縮中崩塌,形成了 40 多米長,20 多米寬的內江總進水口。

寶瓶口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著進入成都平原的江水流量,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田灌溉、抗旱防洪、生活用水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直到今天,它不僅一直在擔負古堰「節制閘」與「咽喉」的重任,而且自然景觀瑰麗,以「離堆鎖峽」之美位列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中。

,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

出了「寶瓶口」,經過一座橋,就到了「飛沙堰」,在堰上,清澈的江水拍著水壩,似撫摸一般,絲毫看不出水急浪涌。飛沙堰,是一座高河床僅 2 米的低堰,寬 240 米,別看它貌不驚人,卻是作用巨大。它主要功能是把從上游衝下來的沙石排走,起到防洪排沙減災的作用。

當內江水量過大時,洪水就會翻越飛沙堰,自動進入溢洪道,由外江排走。更妙的是,飛沙堰剛好位於內江進入寶瓶口的急轉彎處,內江洪水越大,沖在山腳陡岸上所產生的回流就越強,因此被托起的泥沙、卵石便被奇蹟般地從飛沙堰上拋出去,進入外江,飛沙堰的名稱也正是由此而來。

現在的飛沙堰用混凝土澆鑄,在古代是用「榪槎截流」與「竹籠卵石堵水」的方法修築,榪槎由三根碗口粗的木樁綁紮做成三腳架,架間用檐梁連接,架上置竹芭加培粘土,形成形成人工圍堰,最終截斷江水。

竹籠以當地產慈竹、白甲竹編織面成,內裝卵石、用以護岸、作堰。傳說李冰最初修建時採取了不斷向江中拋擲巨石的做法,想以這樣的方式來構築堰堤。但是巨石根本無法抵禦湍急的江水,就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李冰偶然看到了一位在江邊洗衣服的婦人,老婦人盛放衣物的竹籠引起了李冰的注意:當水要將竹籠沖走的時候,洗衣的婦人將幾塊鵝卵石放入其中。這讓李冰大受啟發,於是他請來竹工,讓他們編成長 3 丈、寬 2 尺的大竹籠,然後在裡面塞滿鵝卵石。再將沉重的大竹籠一個個的沉入江底,飛沙堰由此修成。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時採用籠石法,工程簡易,費省效宏,此法千古流傳,至今防洪搶險時仍廣泛用。


是這樣評價它的:「建於公元前三世紀,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



福澤千年 珍水萬世

東流之水,滾滾而去,稻菽芬芳,茵蘊四季。由李冰主持建造於戰國時代公元前 256 年的都江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正是有了它,清流浸潤千里沃土,曾經貧瘠的四川盆地才有了「天府之國」的美名;也因為有了它,才孕育了這個地區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文化。兩千年前的設計,直到今天依然在澤福後世,滋養著天府之國成都。

江堰與青城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

入園通道有一處供遊人參觀噴泉,中間是四根臥鐵複製品,上鑄年份分別是明朝萬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四川省人民政府 1994 年,其真品埋在內江河床下。都江堰三大主體工程,均具有天然排沙、泄洪和無垻引水的功能,岷上游每年要帶下 400 萬至 600 萬立方米沙石,經過這三大工程的排洪排沙之後,進入寶瓶口的沙石,只有 15% 左右。為解決這一最後難題,李冰建立「歲修」制度,並制定了「深淘灘,低作堰」的原則,即在冬季枯水期將內江斷流,對水利工程進行檢修。

製,堪稱人類水利發展史上的曠世奇觀!2000年11月,都

「深淘灘」是指歲修時要淘除飛沙堰垻前淤積的沙石,以保證寶瓶口正常進水,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風棲窩」處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後來演變為「臥鐵」,歲修淘灘要淘到臥鐵才算恰到好處,才能保證灌區用水。「低作堰」是指整修飛沙堰時,不宜把堰頂築得太高,因為太高不利於泄洪排沙,太低則寶瓶口進水不夠。「歲修」制度是維護都江堰水利工程健康運行,為下游灌區安全輸水的重要手段,也是都江堰沿用千年的重要制度。

歷代治水者逐漸總結出「深淘灘,低作堰」六字訣、「遇彎截角,逢正抽心」八字格言等治水經驗,制定了「旱則引灌,澇則疏導」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維修方法。這些經驗直到今天,依然被世界水利奉為圭臬,成為都江堰為人類水文化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作為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巨

伏龍觀中國寶級文物「李冰石像」1974 年出土於都江堰渠首魚嘴附近,雕刻於東漢建寧元年(公元 168 年)。石像上銘文「珍水萬世焉」的字樣,意為世世代代都要尊水,這是漢代蜀人記錄下來的對李冰治水核心文化精神的解讀,應該說是李冰留給人類最該珍視、最可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作為兩千多年前建造的水利工程,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並沒有採納所謂先進的技術,也沒有建造雄偉的大壩,而是順水之性,崇尚自然。一個都江堰,造福千萬蜀人,既可以防洪泄沙,還可以灌溉航運,可謂四兩撥千斤,成都平原從此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川岷江之上,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

歲月更迭,花紅月白,直到今天都江堰還在為四川省 8 市、42 縣的 3000 多萬人提供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都江堰灌溉區成為四川省工農業生產最發達、經濟最繁榮的地區。水利是農業文明的重要一環,在與自然的較量中,古人用汗水、用智慧一點點的改造著自然,同時又尊重自然,處處閃耀著中華文明「天人合一」的理念。飲水之時,怎能忘掘井之人,涼蔭之下,豈可忘植樹前輩。

都江堰「天府之國」的文明密碼都江堰坐落在四


文丨白晉華

圖丨白晉華 圖蟲 · 創意

以上節選自旅遊世界雜誌2022年5月刊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