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十幾元錢,是誰讓IP位址買賣成了灰產 | 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 · 科技 ·

一個月十幾元錢,是誰讓IP位址買賣成了灰產 | 新京報快評

5月6日,多個平台上線IP屬地功能後,付費IP代理的

5月6日,多個平台上線IP屬地功能後,付費IP代理的生意紅火了起來。圖/IC photo

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報導,隨著各大平台IP歸屬地功能的上線,IP屬地修改服務已成為一門火爆生意。在一些平台上,就有商家稱可提供IP位址的付費更改服務。當記者問及細節信息時,商家則表示太忙,沒空解釋詳細信息。

而在其他媒體報導中,有知情人士表示,IP歸屬地更改「對專業人士來說,操作難度不大」,「租一個伺服器,最便宜的也就一個月十幾元錢」。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網友詢問如何修改自己的IP位址,而在一些電子商貿平台上,IP屬地修改服務已悄然上線。

通過購買IP屬地修改服務,用戶可以輕易隱藏自己的真實地址,從而規避平台監管。這實際上消減了各大平台IP歸屬地功能上線的價值,為一些用戶發表不良言論,利用熱點事件惡意造謠、蹭流量等不良行為提供了「保護傘」,甚至引發「地域黑」。對此非法行為,理應及時清理,以維護網絡空間秩序。

事實上,非法IP代理一直都是被嚴厲打擊的對象。公安部在「淨網2021」工作成效發布會上披露,2021年專門針對 「動態IP代理」等網上違法有害信息滋生的重點基礎資源開展治理,依法關停非法寬帶線路1.3萬餘條、寬帶上網帳號5000餘個。

如今,利用IP代理進行屬地修改服務這門生意又紅火起來,可能與不少網友擔心「開放IP屬地,感覺自己的生活隱私被暴露了」有關。而一些平台落實管理責任不嚴,也給這一灰色產業隱匿牟利提供了空間。

但實際上,IP屬地只顯示到省一級行政區域的設置,並不涉及法律所規定的個人私密信息。而明確IP屬地,抬高網絡發言的責任門檻,則可以有效規避一些違法違規乃至網暴行為的發生。這也是在公共利益與個人權益間做出的平衡選擇。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空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其開放、交互的特點,又容易產生對「惡」的放大效應。因此,各大平台上線IP屬地功能,也是在盡一份網際網路企業的責任,是在維護清朗網絡空間,而良好的網絡生態會惠及我們每個人。

所以,對廣大網友而言,花錢買個假IP位址,並不代表著保護了個人隱私,還可能因此泄露瀏覽記錄、帳號密碼等個人信息。而且,頻繁更換IP屬地的用戶,也難以獲得信任。

比如,IP屬地公開後,人們才發現一大堆宣稱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博主」原來都在國內,而不少認證為「本地資訊博主」,也出現了IP屬地與資料地址不符,甚至頻繁更換的情況,引發了公眾質疑。

由此來看,在IP屬地付費修改服務灰產中,到底是誰在購買虛假IP位址,這些人又是出於什麼目的,也是個值得追問和關注的問題。而這無疑也給相關平台和監管部門提了個醒。

目前,一些平台已通過屏蔽關鍵詞搜索等技術手段清理、壓縮這種灰產交易空間。這說明,平台方面有責任也有能力管好相關不法行為。接下來,除了擴大關鍵詞屏蔽範圍,平台方面也可通過加大對商家審核和處罰力度等方式斬斷相關交易途徑,真正做到守土盡責。

監管部門也不妨加大打擊力度,尤其在各大平台上線IP歸屬地功能的當口兒,不能讓虛假IP位址買賣成為一門生意。在專項治理之外,也需健全常態化治理制度,無論是IP屬地修改服務灰產,還是利用虛假IP位址實施網絡傳銷、進行網絡詐騙等行為,都需加大全鏈條打擊力度,守護好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撰稿/新京報評論員 遲道華

編輯/劉昀昀

校對/劉軍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