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人交談時眼神閃躲、說話支支吾吾,其實是一種人格缺陷
第一心理 · 心理 ·

心理學:與人交談時眼神閃躲、說話支支吾吾,其實是一種人格缺陷

原創、深度、格調

在日常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見這樣的人:他們說話支支吾吾而且聲音很小,常常要湊近才能聽清,並且在交談過程中眼神躲閃、不敢直視,總是極力避免目光接觸。

這些行為特徵往往可以反映一個人內在的性格特質,他們可能是自卑、害羞、缺乏社交經驗,但這些並不足以概括他們的人格特徵,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對此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

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的眼神和動作常會泄露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根據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調查顯示,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人 80%的心理活動和個性特徵,都能從眼神和肢體語言中被識別出來。

我們可以對此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

這就說明,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性格,那麼他身體上的反應也許比語言和情緒更可靠。

我們每個人都是發展中的個體,從早期的原生家庭教育環境到青年時期的個體差異分化,我們的自我心理始終處於發展的狀態,​知道​成年之後我們形成了自己的主要性格特徵,我們的個性和與人相處的方式方法才相對固定下來。

所以,相比於那些在任何社交場合都能夠遊刃有餘、落落大方、知​始​知止、侃侃而談的社交達人來說,內心的自卑和怯懦等性格缺陷更值得我們引起重視。

當我們自己或是身邊的人在交流過程中經常表現得說話聲音小、不敢直視對方、眼神躲閃的時候,這通常代表了他們內心真實的情緒和想法。

羞、缺乏社交經驗,但這些並不足以概括他們的人格特徵,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

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調查顯示,人情感系統的啟動,通常會比大腦理性分析系統的啟動快7-10秒,肌體反應作為生物體的第一反應,天生難以偽裝。這就說明,在我們的身體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和刺激的時候,在7-10秒內我們的肌體反應都是自然而然、毫無掩飾的。

相比於身體的反應,如果我們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觀察細緻,會發現眼神的反應速度更快也更加直接,所展現的信息也更為豐富。

針對眼神的研究,心理學界較為深入的是比較心理學,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眼球的移動方向、眨眼頻率以及瞳孔的變化。德國心理學家理察·森根據實驗得出的調查結論顯示,人與人之間的眼神接觸,會極大地影響內向性格人的交際狀態。

這些行為特徵往往可以反映一個人內在的性格特質,他們可能是自卑、害

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在與人交流的時候,說話聲音小、眼神飄忽不定是內在自我低價值感的表現。但如果想要剖析其深層原因,就要引入心理學上的另一個概念:自我效能感。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心理疾病患者我們僅靠眼神就可以分辨出來,因為他們大多都有眼神飄忽不定的共同特徵,只需要仔細觀察,從眼神判斷一個人的真實狀態並不難。

當我們討論在人際交往中說話聲音小、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往往是潛在的嚴重的人格缺陷這一結論的時候,通常指的是這一類人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之下,會產生緊張、不自信的心理,逃避著交談對象的目光,這時他們心裡想的,往往是如何儘快結束與他人的談話、怎樣從這樣的社交情境下脫身。

近才能聽清,並且在交談過程中眼神躲閃、不敢直視,總是極力避免目光接觸。

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在​與​他人談話時說話吞吞吐吐、眼神飄忽不定,不管是我們自身還是與我們溝通的對方,都會感覺到尷尬、不自然。

現代社會行為心理學家針對這一類人的表現也給出了學術上的定義,他們給出了肯定的結論,認為在交流過程中躲避目光接觸是自卑的表現。18世紀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塔克波夫也通過實驗調查發現,說話時眼神飄忽、不敢對視的人,在心理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不自信、自卑的性格缺陷。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在和要好的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往往彼此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此刻的想法是什麼。

那麼當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躲避與他人的眼神交流,則很有可能是在壓抑自己的內心,難以接受將真實的自己袒露在別人面前,從而選擇了偽裝自己。

道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見這樣的人:他們說話支支吾吾而且聲音很小,常常要湊

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在與人交流的時候,說話聲音小、眼神飄忽不定是內在自我低價值感的表現。但如果想要剖析其深層原因,就要引入心理學上的另一個概念:自我效能感。

這個學術詞彙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它代表的是當個體能夠成功應對特定情境時,他就會表現出自信的狀態,這種自信狀態會逐漸加固為一種專注力。而當人專注於解決某一問題時,他的眼神就會聚焦於問題本身,而不會逃跑躲閃迴避。

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同時也認為,自信心作為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真正作用不在於我們現實中去做了什麼,而在於我們是否明確地知道,自己擁有的技能可以幫助自己實現什麼。

原創、深度、格調在日常與人打交

​當我們對自己充滿自信的時候,我們就會專注於談話對象和交流本身,認真聽取對方的談話內容、​接收​對方身體所釋放出的訊息,並努力去解讀這些信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對於自信的人來說,與他人進行交談則是一種享受。自信的人往往同時具備專注力和分析能力,在與他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僅感官在​接收​豐富的信息,他們的大腦也在迅速處理​著​所​接收​信息背後所隱藏的深層含義。

他們的目光會隨著談話者而動,集中在對方的眼睛、嘴巴以及整個面部上,他們也期待能將談話拉長,以進行更多的信息交換。

由此可見,任何的心理或者性格上的缺陷,都可以通過訓練和科學合理​的​改善而慢慢地恢復正常,而在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之後,不僅可以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更加順暢,對個人的性格發展也會大有裨益。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好運來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Mae, L., Carlston, D. E., & Skowronski, J. J. (1999).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to familiar communications: Is a little knowledge a dangerous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33–246.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