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和他人,其實就是自我向外的投射
第一心理 · 心理 ·

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和他人,其實就是自我向外的投射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格結構理論

1923年,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結構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人格,它是一種由內部控制外部行為的心理機制,這種心理機制決定了人在既定情境中的行為特徵或行為模式。

弗洛伊德將完整的人格結構劃分為3大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用以解釋人的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

【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人類最基本的欲望,受意識的遏制(享樂原則

【自我】——絕大多數「有意識」,負責處理和面對現實世界(現實原則

【超我】——部分「有意識」,是人性內在的道德判斷或內在良知(道德原則

最基本的欲望,受意識的遏制(享樂原則)【自我】——絕大多數「有

本我(拉丁文:id,德文:Es),通俗的講就是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代表一個人思緒的原始程序——這種最為原始的、滿足本能衝動的思緒,來自人身體自然而然的欲望,比如飢餓、生氣、性慾、衝動等。

本我(id)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靠遺傳獲得,是一個人人格結構的基礎。本我通過衝動性行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現更為直接的說,它是自我、超我產生的原始基礎。

在一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本我位於最底層,是包括飢餓、性慾、衝動等能量在內的各種生理需要。本我具備極其強大的原始衝動力量,這股力量被弗洛伊德稱為力比多。

擁有力比多的本我具有毫無意識、完全非理性、非社會化並且混亂無序的特徵,並且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

解釋人的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人類

也就是說,它完全不懂何為價值、善惡、道德,只為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在這一原則指引下,從本我出發的一切行為都只會驅趕身體去追求生物性需求,如吃飽喝足或滿足性慾,或避免痛苦。

通過研究弗洛伊德還發現,享樂原則的影響最深入的時期是在人的嬰幼兒期,這個時期人的本我表現的最為突出,因此,本我代表的是所有驅力能量的來源。


自我(ego)是人格結構中的心理組成部分,它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即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那個精神領域

這個精神領域是在幼兒時期通過父母的訓練和在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積澱和形成的,是整個人格結構中的行政管理部門,也就是被「現實化了的本我」。

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而在調節本我的同時,它也受到超我的限制。

弗洛伊德將完整的人格結構劃分為3大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用以

因此,與本我遵循的「享樂原則」不同,自我嚴格遵循「現實原則」,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享樂原則的要求並努力按照現實的,合理的要求去滿足本我。

另一方面,又充分正視現實世界的條件,將本我的主觀心理與客觀現實世界區分開來,從而合理的支配人在現實世界的活動。

這樣一來,自我的現實原則就暫時中止了本我的享樂原則,從而使個體學會了區分心靈思想與外在世界思想,並在自身和環境中自如的進行調節。

因此,弗洛伊德認為,自我就是人格的執行者,是一個人在意識上的自我覺醒。

超我(superego)人格結構中的管轄者,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被完美原則所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是道德化的自我。

超我非常特別,它雖然由本我演化而來,卻與本我有天壤之別。

的心理機制,這種心理機制決定了人在既定情境中的行為特徵或行為模式。

它主要是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產生的,完全是社會化的結果。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則,這個原則主要起到三方面作用:

  1. 抑制本我衝動
  2. 對自我進行監控
  3. 追求完美境界

弗洛伊德認為,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

由於對客體即社會或外界存在衝突,超我通常傾向於與「本我」的原始渴望站在一起,對外界持反對立場,並且對遵循「現實原則」的「自我」帶有侵略性。

與此同時,超我遵循「道德原則」,維持個體的道德感並迴避禁忌。


當戀母情緒崩塌時期,超我就開始形成了,並開始對父親形象加以內化認同。

總體而言,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從自我中分化發展而來的,是人格結構中專管道德的權威機構,它始終以「自我理想」和 「良心」作為尺度並完全追求道德或理想原則。

綜上所述,本我就是人的本能,超我則是人的理想化目標,自我經常充當二者衝突時的調節者,而這三者就構成了一個人的完整人格,人的任何心理活動都可以從這三者中得出合理解釋。

。弗洛伊德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人格,它是一種由內部控制外部行為

比如當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焦慮時,自我就會啟動防禦機制,而這些防禦機制包括:自我壓抑、自我否認、向下退行、抵消現實、投射他物、升華自身等等。

又比如,人格焦慮會分為3類:現實性焦慮、神經性焦慮和道德性焦慮,它們分別對應的是自我對環境、本我和超我的恐懼。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必須要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山本耀司

現實即自我投射

你眼中的世界和他人,其實就是自我向外的投射。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常常把個體心理特徵(如好惡、觀念、情緒)歸類到他人身上,想當然的認為他人也有同樣特徵。

例如喜歡吃甜食的人以為天下所有人都喜歡吃甜食,遇到一個不喜歡吃甜食的人時,會把對方當成怪物來看待。

人格結構理論1923年,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結構理論

又比如自己擅長理科或文學,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思維會被他人所理解,因為其他人也都跟自己一樣對此是深入理解的。心理學上就稱這種現象為「投射效應」,投射效應分為兩種情況:

(一)站在道德高地上評價他人。

根據人格結構理論,我們知道堅持「現實原則」的自我,是人格行政管理機構,它居中調停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

但與此同時,自我也受制於超我,即時刻受到理想原則(道德原則)的約束和監管。

正是由於這個深層次原因,自我在評價外界和他人時,往往會站在道德或理想高地上,顯得高高在上(即便個體自身也沒有完全達到道德或理想高度,卻很容易受到超我道德原則的影響,去指責他人或外界)。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二)缺乏客觀性容易陷入偏見。

A.情緒感情投射,即非常主觀的認為自己的好惡=別人的好惡,他人的興趣愛好必然是跟自己一樣的,要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才正確。

B.缺乏客觀性,認為自己喜歡的才是美好的,討厭的都是醜惡的;這種失之客觀的心理傾向,同時失去了人際溝通中的客觀性,只能陷入偏見泥潭。

沒有人能看到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我們眼中的世界。我們可以把「鏡子」看作我們失去理性的原因,它們影響了別人更影響我們自己!——猶太人的《塔木德經

綜上所述,你對別人的評價,往往暗示了真實的自我,而這種評價或看法,其實就是自我對現實的一種投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 Mae, L., Carlston, D. E., & Skowronski, J. J. (1999).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to familiar communications: Is a little knowledge a dangerous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33–246.

[2] Massey-Abernathy A. From oxytocin to health: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tr rs53576, emo- tional stability,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Adapt Human Behav Physiol 2017; 3(3):212–20.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