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真正的壞人,從來都不覺得自己「壞」
下一篇: 壞人的原罪
第一心理 · 心理 ·

心理學:真正的壞人,從來都不覺得自己「壞」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中國傳統的常理一直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是往往壞人的惡報只是出現在電視劇橋段中,現實生活里的惡人其實活得還不錯。甚至根本都沒有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壞」。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壞人的頭腦到底都在思考著什麼?

我們定義的壞人是如果一個人對我好那他就是好人,對我們不好即是壞人。

但其實,真正的壞人是不會讓你體會到的。

他會表現得特別正常,他們會偷偷行使著屬於他們的權杖,不知不覺損害身邊人的利益,並且身邊人根本覺察不出。這就是傳說中的害人於無形之中。

?我們定義的壞人是如果一個人對我好那他就是好人,對我們不好即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遇到這樣的事,一個人剛開始因為善意做了原本不屬於他的事,大家都會對他一番誇讚然後得出「啊,他人真好」的結論。

可是,當下次他遇到同樣的情況卻沒有做出上次同樣的行為時,大家又會說「他怎麼這樣」。

我們不難看出,生活永遠比電視劇更具趣味性。大家從來不會先去批判惡人,而總是去無盡的指責好人不夠好。我們總是被一種無形的「壞」指引著。

而壞人他們永遠不會意識到他們是壞的。在心理學上,這是由於一種社會認知偏差(Social cognitive bias)所導致的。

當這些壞人所認知的事物不被我們大眾的社會文化所接受時,他們的心理便會產生一種偏差,這種偏差會像螞蟻揪心一般讓他們很不舒服。

行為是「壞」。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壞人的頭腦到底都在思考著什麼

所以他們就得尋求一種好的方式去把他們的想法合理化。

認為他們做的「壞」是正確的,這樣他們的心理也更舒坦,做起壞事也越自然。

從另一角度看,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Personality structure theory)將我們的人格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位於人格的最低層,是我們先天所自帶的欲望本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意識。

自我是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面,起著調節本我與超我的橋樑作用。

超我處於人格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它抑制本我衝動。

真正的壞人,他們的人格一般處於本我階段,可以直接展示自己的欲望,並且沒有自我和超我的約束。

在電視劇橋段中,現實生活里的惡人其實活得還不錯。甚至根本都沒有認為他們的

他們為所欲為,做他們任何想做的事,遵循最原始的快樂原則,他們的眼裡看不見其他人的存在,更加不要說去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他們只會認為那樣做自己是快樂的就好了。

正如蘇格拉底額一句名言「無知即罪惡」,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們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對錯,因為他們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認為所有的事都應該按照他們的軌跡來,即個人中心主義。

如果現實與他們所想有偏差,他們便會指責這個社會,認為是所有人欠他們的。

壞人是絕不會承認自己是壞的,他們只會一昧的苛求這個世界不夠善良,對他們不夠好,他們是迫於無奈才去做了壞事。

例如變態的殺人犯的犯罪原因永遠是莫名其妙的。如走在路上被別人看一眼,他們會認為別人在鄙視他們,因此產生殺人動機。

這才真正是只因人群多看了一眼帶來的無妄之災。

中國傳統的常理一直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是往往壞人的惡報只是出現

壞人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他們看不見這世界,認為地球是圍著他們運轉。

他們認為自己的命充滿了高貴血統,對自我的價值永遠高看。他們往往是人間行走的利己主義者,只唯利是圖。

而我們普遍的大多數人不理解他們是因為我們一直生活中會進行自我審視,會把焦點更多的放在他人的關註上,會在意他人的想法,也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問題。

用一種道德化的標準度量自己,知道是非善惡標準。

可能對比起來我們會覺得活著很累,不能像壞人那樣追求快。可是,殊不知,我們在不斷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使我們向著超我的人格前進。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世界文明之所以可以發展至今,不正是因為其有優勝劣汰的發展機制嗎?

那些原始時代的糟粕文明已經消失到毫無蹤跡,永垂不朽的始終是那些人類優秀文明。

而我們跟壞人不同的根源在於我們不停的在選擇進步,而他們只能選擇在原地打轉。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壞人為何認識不到他們的壞。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