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路」文學徵文(41):難忘魚台石集農場稻穀香
掌中魯西南 · 軍事 ·

「魚米之路」文學徵文(41):難忘魚台石集農場稻穀香

原創 編輯部 魚台文學

難忘魚台石集農場稻穀香


文/曹玉言


我曾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早先在濟南軍區裝甲兵坦克第二師機械化部隊裝甲連隊服役,後轉隸南京軍區12集團軍直至退伍。

原坦克二師在魚台縣微山湖畔開闢有個農場,每年都有連隊在魚台農場勞動,主要以種水稻為主,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補給部隊戰士,以解決國家對部隊供應不足問題。

我1972年冬季入伍後,被分配到機械化部隊裝甲連隊。

據老兵說,我所在的裝甲連隊,基本上每年或隔一年,都去魚台石集農場搞軍農生產。

,早先在濟南軍區裝甲兵坦克第二師機械化部隊裝甲連隊服役,後轉隸南京軍區1

1973年,我所在連隊為全訓連隊,這一年,連隊沒去魚台農場軍農生產。不過,老兵們常說起,在魚台農場勞動的人和事,特別是有的新兵,入伍直接就去了魚台農場,在家帶兵的說是裝甲部隊,裝甲兵開坦克的,到農場一看,坦克沒見著,倒由旱田走到了水田,有的新兵就說:「我是來當兵的,來當裝甲兵的,怎麼就成了種莊稼的裝甲兵?」思想上有點想法,有想法就做工作,部隊政治工作是法寶,講軍隊性質,憶苦思甜,講革命傳統,講南泥灣大生產、南泥灣精神,學張思德等教育,讓戰士們認識到,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幹什麼都是為國家為人民做貢獻盡義務。

老兵們說,在魚台農場鍛鍊,綠色的軍裝,融入了大片綠色的稻田,在那片希望的田野里,戰友們春耕整地,育苗,泡田,薅苗,插秧,滾一身泥巴,練一顆紅心。

老兵們說,插秧季節不等人,連隊為按時間完成插秧任務,都是搶時間,趕進度,每天4點半起床,晚上9點收工,三頓飯由炊事班送到田間地頭,飯後休息半小時接著干,因此,編的順口溜:

「起不完的四點半,

吃不完的地頭飯,

拔不完的三棱草,

看不完的幾大戰(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平原作戰等戰鬥片)。

當時的口號是:「稻田就是戰場,決不能當逃兵」。

老兵們說,種水稻是苦是累,苦到什麼程度,累到什麼份上,只有種過水稻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文/曹玉言我曾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

老兵們說,老兵們又說,其實,我們當兵的常說: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我們所在部隊,是英雄王傑生前所在部隊,王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精神,一直激勵鼓舞著我們的工作熱情和鬥志。

1973年,我所在的裝甲連隊全訓一年。

1974年,春節過後,連隊又去魚台農場軍農生產種水稻。種水稻我沒去,我所在的五班,新改的駕駛員留守訓練和看管營房。

1974年下半年,我隨全班戰友,去了魚台石集連隊所在的農場,參加了收割水稻。

在魚台農場,第一次看到水稻真的模樣,因為,我們家鄉種的是旱田,沒種過水稻,先前知道水稻,也是從書本里,看到的圖畫。見到真的水稻,有些欣喜。

當年,收割水稻沒有收割機,都是人割,還好,因為在老家割過麥子,割稻子也一樣會割。不過,稻子長勢太好,得一把一撂鋪,稻壟稻秸一鐮刀割不透,很費力,稻葉有的似鋸齒一樣還拉手,還真累人,用幾句順口溜,說一下我們收割水稻勞動的情景:

魚台農場

一九七四七月間,

回顧往事似眼前。

魚台石集在農場,

時至今日記心間。

裝甲部隊種莊稼,

戰友早晚忙稻田。

看著任務爭先進,

抖擻精神拼一場。

割稻真忙

農場稻穀金穗黃,

鐮刀飛舞收割忙。

低頭彎腰盡全力,

手磨趼泡痛夠嗆。

腰酸背痛身疲憊,

夜晚休息睡得香。

喜看稻菽千重浪,

苦點累點全都忘。

慶豐收

幹部骨幹走在前,

黨團帶頭做摸范。

戰天鬥地忙收割,

割斂捆拉運到場。

磙打脫粒再揚淨,

稻穀成堆似山樑。

畝產千斤稻歸倉,

干戰心裡喜洋洋。

那年畝產稻穀過千斤,圓滿完成生產任務。

稻穀豐收了,有生以來,在魚台石集農場第一次吃上了最新鮮優質的稻米,新鮮的稻米特別的香甜,好吃極了,真是讓人難忘魚台石集農場稻穀香……

魚台位於微山湖畔西岸,魚米之鄉,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優質稻米育種基地,水城之鄉,龍蝦、魚類、蟹類生產地,淸清的水,藍藍的天,肥沃的土地,人傑地靈,自然美景田園風光。

當年,在魚台石集農場看到的景象,現在依然記憶猶新。魚台石集農場,路直溝渠連成網,稻田條塊成大方。道路兩旁樹成行,溝河水裡魚遊蕩。萬畝稻田金穗黃,菏花怒放稻穀香。景色宜人心舒暢,勤勞換得糧歸倉。稻田裡金黃的稻穗,耷拉著頭,像一群害羞的姑娘,在微風的吹動下,站在那裡晃動搖擺,真是讓人喜愛。

當年,在魚台石集農場收割稻子,我們連隊駐地高高的大樹上住著一對喜鵲夫妻,整日裡飛上飛下忙於餵養小鳥,時不時的「喳喳喳」叫上幾聲呼喚對方。如有別的鳥侵犯他們的領地,這兩隻喜鵲就叫聲不停,在樹枝上跳來跳去,驅趕來犯之鳥,直至讓來犯之鳥認敗飛走為止。

青蛙在坑塘里、蘆葦叢中、河溝里、稻田地里哇哇哇的叫;大知了、小知了在高低樹上高聲歌唱;蟲兒在草叢中「嘟嘟嘟」叫個不停;在田埂上、路邊的草叢中,時常聽到蟈蟈,即蚰子「吱吱吱」的叫聲,在豆地里能聽到蝣子成片的叫聲。

在坑塘里,有地方長著一片片的蘆葦,在蘆葦上有一種綠色的大螞蚱,個特大,好肥,在旱地的蘆葦叢里沒見過,真稀罕。螞蚱如果離水面太近,蘆葦叢中的青蛙、大魚就會把螞蚱吃掉。

青蛙、知了、蟲兒有時獨唱,有時合唱,好不熱鬧……

原創編輯部魚台文學難忘魚台石集農場稻穀香

魚台石集農場水裡的螞蝗(我們這裡叫螞鱉)不少,爬到人的腿上吸血,很嚇人。

當年地下水位淺,又正至夏季,夏季里天氣是,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雨水下的勤有時又多,時常下雨下得坑滿河平。溝渠里、路上車轍里、腳印水窪里有水就有魚,河溝里稻田裡魚游來游去,稻田裡是稻香魚躍,戰友們沒少逮了魚,改善了伙食又帶來生活樂趣。

魚台石集農場美麗的風景地貌、田園風光,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在我腦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曾經的軍人,有成千上萬人在魚台農場戰鬥過。這些人退伍後,雖然居住在天南地北,四面八方,但凡是在魚台稻田裡奮鬥過的人,我相信,這些人,像我一樣,依然心系魚台,銘記石集,難忘魚台石集稻穀漾溢八方飄香的農場……

我愛魚台,我愛魚台人,我愛魚台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我愛石集農場自然的田園風光……

又是一年割稻忙,又是片片蘆花放,又是田園稻穀香……


編後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現在種水稻、稻田管理、收割稻子大多是機械化,更先進的用無人機、機器插秧、無人機撒藥、機器收割,人們省心省力多了。

現在收割稻子是:

喜看稻菽千重浪,

機器轟隆收割忙。

英雄閒等地頭站,

稻穀豐收糧歸倉。


祝福魚台繁榮富強!

祝福魚台人民幸福安康!

祝福魚台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簡介:曹玉言,莘縣人,1972年11月入伍,當年,曾在6060部隊2分隊10小隊二排五班服役。在部隊曾任戰士、副班長、班長、技術員、副指導員、指導員。獲三次連嘉獎。1974年,在魚台石集農場軍農生產收割稻子勞動中,連嘉獎一次、三次營嘉獎、榮立三等功一次。1987年2月退伍,2014年2月退休。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