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屍!平定越南的伏波將軍傳奇(下)
歷史閱讀 · 歷史 ·

馬革裹屍!平定越南的伏波將軍傳奇(下)

平定二征之亂

比起後世的吳權、黎桓等人,二征很不走運生在一個擁有強大中央政權的時代。這時候的中國雖然剛經過新朝短暫的混亂,但繼承西漢的東漢帝國正在力圖恢復大國榮光,光武帝劉秀才華幹練,統治力很強,在維護領土方面態度堅決。

得知二征作亂後,東漢朝廷便從西南的長沙、合浦、交趾、桂陽、零陵、蒼梧等地集合物資及軍隊,下詔命令長沙、合浦、交阯三郡製造車船,修築道路、橋樑,儲備軍糧。

公元42年,漢光武帝封馬援(時已五十六歲)為伏波將軍,連同伏樂侯劉隆(做為副將)和樓船將軍段志率漢兵八千和交阯本地兵萬餘(共計兩萬軍隊和兩千艘戰船),水陸並進,南下征討征氏。

伏樂侯劉隆本來是皇家宗室出身,但自幼吃過苦,挨過整,年長後能文能武,不是那種一般意義上的紈絝子弟,是馬援得力的助手。

樓船將軍段志也是當時一員驍將,但在兵發至合浦地區就病死了,所以原來段志帶領這部分軍隊,也被劃給了馬援指揮。

馬援大軍到達交趾時,先分析情勢。馬援認定蘇定對於叛亂發生應負責任,上書朝廷批評蘇定貪財而怯戰,應當斥責,朝廷大怒,直接將蘇定罷免投監。

馬援軍大軍首先與二徵兵馬在浪泊(今越南仙山)大戰。二征的兵馬無論是數量或質量,都不如漢軍,在支撐了一段時間以後,便因力單勢薄,雒越軍大敗,被斬殺數千,1萬多人投降,餘眾敗退到了錦溪(今越南永福省安樂縣)。

公元43年農曆5月,馬援再次擊敗二征,二征在惡戰中被俘殺(越南民間則傳說二征是投江自殺)。其中劉隆也戰績不俗,在戰鬥中俘獲征貳,斬首千餘級、有2萬餘人投降。

暫的混亂,但繼承西漢的東漢帝國正在力圖恢復大國榮光,光武帝劉秀才華幹練,

擊斃征側、征貳之後,馬援繼而率軍到達九真地區繼續清剿二征的餘黨都羊(人名),斬殺數千人,都羊及其手下三百餘名反抗軍首領被俘。朝廷將這些人流放至零陵,交州各郡遂平定。

馬援擊敗二征的過程歷史上著墨不多,作戰細節上面資料更少。不過,有意思的是,關於征討二征的細節,越南方面到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說法:

據說二征夫人的雒越義軍大部分是女人,而馬援的東漢軍隊全都是男人。在與義軍交戰時,馬援想出一個主意:讓自己的軍隊赤裸身體作戰!於是二征麾下的女兵們在交戰中看到了目瞪口呆的一幕,許多裸體猛男向她們殺來(套用植物大戰殭屍里的說法:一大波裸男正在靠近中),傳說中的雒越女兵們羞澀的低下了頭,不敢再戰,於是漢軍乘機追殺,雒越軍戰敗。

這個說法被越南方面用於證明馬援軍隊的無恥性,醜化漢軍。

當然,上文說過,馬援討伐二征的文字有限,這種裸體殺敵的文字,幾乎不可能是真實流傳下來的史料,所以只能是後人根據某些目的加工出來的。

除了上述這個疑點之外,還有一個。

雒越本來就是原始社會殘餘,女性既然跑到戰場上當主角,就不會是後世中那種扭捏女性的做派。兩軍交鋒,因為對方裸體就不敢下手,根本不是征側這類女性的反應。杜撰者估計是根據其自身所處年代,把受禮教束縛的女性形象安到了二征時代女人的身上。

總之,這個說法就像如今網上流傳的人造段子一樣,基本不可信。

馬援平定二征之後,便開始在當地興修水利,恢復生產,安撫民心,並取得不錯的成績。馬援還參照漢律,對雒越土著的習慣法進行了法律整理,修正了相互矛盾的地方,並向當地人解釋聲明(提供司法解釋),從此之後,當地始終遵行馬援的律法,交趾再度恢復穩定。

公元44年,馬援自交趾回軍,光武帝劉秀親自迎接。馬援因功封新息侯。劉隆則被封為長平侯。

關於二征,近代以後,中國因為某些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原因(大家懂的),對於二征的歷史口徑有所變化。

1964年7月,周總理訪問越南,在河內曾為二征陵墓獻了花圈。這是中國領導人出於你我共知的原因,對越共方面和越南人做的示好。但這也造成了如今中國大陸地區主流史家,基本上是以越南人的角度來看待二征的性質。

可惜國家之間的關係,不會因為兩國執政黨的血緣關係而發生質變。

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兩國交兵,周的示好最終成為徒勞。

大丈夫馬革裹屍

平定交趾後,馬援一直繼續做著守衛國家邊疆的工作。後來有一次,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烏桓多次侵擾扶風郡(三輔之一),威脅首都的安全。

馬援主動向光武帝請求出兵,說了著名的「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遂再度出征。這次出征,敵軍望風而遁,馬援便率軍而回。

公元48年,武陵郡的五溪蠻暴動,當時的武威將軍、宗室名將劉尚前去征剿,在完全不知道敵人布置的情況下冒進深入,結果糧盡而敗,全軍覆沒,劉尚也陣亡。

六十二歲的馬援則再次請戰,率領中郎將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人帶四萬人遠征武陵五溪蠻。

公元49年農曆三月,因為道路難行,馬援的討伐大軍在路上受阻,而天炎溽暑,士卒多受瘟疫而死,馬援終於也病倒了,最後死於軍中。

二征很不走運生在一個擁有強大中央政權的時代。這時候的中國雖然剛經過新朝短

薏苡(音「意以」)之謗

馬援死於軍中,實現了當初的馬革裹屍之言。但馬援的故事並未結束。

馬援一死,遭到了仇家的誹謗。

首先認為征伐武陵五溪作戰受阻,是馬援指揮不當所致,馬援應該追責。

其次,馬援在交趾打仗時,曾經運過一車貨物回來。攻擊馬援的人認為,這車貨物正是馬援在交趾打仗時,在交趾搜刮的大量珍寶財物,

關於後面這點,當時追隨馬援作戰的副將們也說有印象,記得馬援確曾運回過一車可能很稀罕的東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光武帝一聽,原來你馬援居然敢自己搜刮寶物而不進獻給朝廷,不禁大怒,追收馬援的「新息侯印綬」。

實際上,這是一個悲哀的誤會。

當初馬援南征交趾,平定二征時,常吃當地一種叫薏苡的植物果實。這玩意據說能治療筋骨風濕,避除邪風瘴氣,對於年紀大了的人來說,效果很好。馬援用過之後,感覺很有效。

由於當地的薏苡果實很碩大,內地這種植物很少,馬援回京時,就拉了滿滿一車,準備回鄉自己種植和使用。回京城之後,別人見馬援拉了一車東西,自然以為馬援利用職務之便,掠奪了交趾的好東西。

最後消息進入了劉秀的耳朵,造成了誤會。

結果馬援連個追悼會也沒有,其妻子只敢將他草草下葬,賓客友人也不敢來憑弔。後來又過了許多年,經過其妻子和侄子馬嚴多次向皇帝申辯,才最終恢復名譽。

馬援的女兒馬氏後來做了漢明帝劉莊的皇后,其外孫女賈氏(是皇后馬氏同父異母姐姐的女兒,即馬援的外孫女)也成為劉莊的貴人,生下兒子劉炟。劉炟後來被皇后馬氏收為養子,更被立為太子,也就是日後的漢章帝。

平定二征之亂比起後世的吳權、黎桓等人,

後來的東漢皇帝們全都是漢章帝劉炟的後裔。換言之,後來的東漢皇帝們,身上也都流淌著馬援的血液。

漢明帝時,曾下旨在雲台上繪畫東漢初年追隨光武帝打天下名臣列將圖像,共列名臣名將二十八位,一般稱「雲台二十八將」,如上文所說的劉隆、馬武等人均位列其中。

如論功績,馬援完全可以入雲台列圖像,但當時馬援之女馬氏恰為皇后,作為皇家外戚,為了避嫌,馬援並未列入。

煮茶不禁感慨,在封建專制時代的較開明時期,已經很在意避嫌之說,而如今21世紀,卻恐怕不敢自稱進步了。

伏波大將馬援,無論才幹還是人品都是當仁不讓的英雄。

(全文完)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