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時期,明軍為什麼死活打不過李自成的農民軍?
故事趣談 · 歷史 ·

明末時期,明軍為什麼死活打不過李自成的農民軍?

明末時期為什麼明軍死活打不過李自成的農民軍?

從現有時間線來看,明末的真正轉折點應該就是開封戰役(含項城、襄城、朱仙鎮等戰役): 首先很多說李自成的強大是陝西、西北騎兵怎麼怎麼厲害的基本(腦補居多)可以排除,就算真是這樣,這支闖軍也基本上覆滅在了商洛山之前,傳統說法李自成只帶了十幾個騎兵進入商洛山。就算在商洛山發展了一些人馬,也不會太多。

1640年,李自成才從商洛山出來闖入河南,所以這裡我認為郭沫若的傳統說法沒有問題,當時河南(正值小冰期巔峰期)爆發大饑荒,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斛谷萬錢,饑民從自成者數萬「,於是李自成得以東山再起。 但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李自成也還只是解決了生存問題,按照一個顧誠認為很可能是真的的數字,1641年初的時候李自成還只有3000精兵、3萬民兵,並且應該基本上還都是步兵,但此後李自成與羅汝才的連營,使得闖軍的野戰能力公認大增。

此時孫傳庭還被崇禎關在牢裡,因此崇禎派出了傅宗龍率領陝西兵,與楊文岳的保定兵一起圍剿李自成。然後就是也許是明末的小號史達林格勒——項城戰役(1641年九月)。 在此戰中,農民軍打了一個非常成功的伏擊戰,首先佯裝敗退,誘敵深入,然後藏於樹林中的兩路大軍突然殺出,結果將傅宗龍所部完全包圍在了一個村莊。

傅宗龍作為三邊總督,部隊裡倒是真有可能有不少騎兵,在正常情況下,騎兵被擊敗也可以撤退,很難被殲滅,但要是被包圓了那就另當別論了,雖然被圍明軍據說在戰壕堅守中把「糧食、騾馬都吃光了「,可能也沒給闖軍留下馬匹,但是相當一部分陝西士兵則當了俘虜。

如果此戰中李自成沒有繳獲馬匹,以後也還可以再繳獲,但他可能還俘虜了一批有戰鬥經驗、裝備也較好的邊軍騎兵,價值就非常深遠了,此外這也是農民軍第一次俘獲明朝總督,對士氣信心鼓舞極大,用句俗套的話就是之前李自成與明軍野戰幾乎戰無不敗,此後幾乎戰無不勝 1642年春,李自成又在襄城(也是圍殲戰)殲滅了新任陝西總督汪喬年所部,汪喬年二萬騎兵的記載肯定是吹水(明史?),但李自成確實有可能此戰又俘獲了一批騎兵和馬匹(因為汪喬年據說只帶了騎兵去襄城)。

1642年盛夏的朱仙鎮會戰則可能是闖軍繳獲最大的一次,明軍由於始終無法突破李自成防線解圍開封城,結果在撤退中總崩潰,李自成收得」降卒數萬名,騾馬七千匹「。這在騾馬奇缺的小冰期明末,不是一個小數目,此後李自成的騎兵力量開始壯大到在關內頗具實力了。

總之,項城之戰後李自成幾乎一直在滾雪球,而明軍對於李自成的印象則可能仍然是傲慢的」就那些流寇,能有些什麼「(崇禎在項城之戰後每戰必急著投胎,孫傳庭放出來時也認為只需幾千精兵就能消滅李自成,印象顯然還停留在那支幾乎全是民兵的闖軍),所以不斷輕於合戰,不斷被李自成擊敗,然後李自成每勝一次,野戰實力又會再增加一成。

到了1642年下半年,義軍就完全今非昔比了,所以孫傳庭反應不過來新的一年的挑戰也算情理之中。按侯恂的說法,闖軍在連續殲滅傅宗龍和汪喬年的陝西兵之後,已經」天下之強兵勁馬皆為其有「,這有可能就是指的李自成的騎兵實力在不斷壯大

而在與孫傳庭的幾次決戰中,闖軍騎兵就開始頻頻以王牌作用見諸史料了,光是一招騎兵抄糧道,孫傳庭似乎就至死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可能此時還真沒有足夠數量的騎兵(和騎兵的給養)來反制了。

明末時期為什麼明軍死活打不過李自成的農民軍?從現有時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