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黎錦是獨特的「史書」
南海網 · 文化 ·

海南周刊 |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黎錦是獨特的「史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月光

走進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西黎村的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你不僅可以看到數百件各式各樣的黎錦,運氣好還能夠看到黎錦製作的現場。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的藏品由一位黎族女子王秀芹歷時30多年搜集得來,她從來沒有伸手向政府要過一分錢,全靠其微薄的工資支撐著。隨著黎族物件越來越多,一些藏品需要好的環境進行展示和保護,她時常感到力不從心,擁有一個博物館,曾是她的夢想。2019年,樂東縣政府在西黎村為王秀芹的藏品修建了展示館,展示館上下兩層共700平方米。

文\海南日報記者周月光走進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西黎

參觀者在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觀賞黎族織錦。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展示館裡有很多黎族老物件,如牛皮凳、樹皮衣、紡車、鼻簫、弓箭、耳環、牛車、穀倉、石器、蓑衣、漁網、筒裙……數量最多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種鮮艷、精美的黎族織錦。

黎族沒有文字,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體現在代代相傳的物件上。其中,黎錦被譽為承載黎族文化的「活化石」。

王秀芹出生在樂東抱由鎮保定村。1986年,她高中畢業,去姨媽家玩,姨媽送她一個黃銅耳墜,並告訴她,黎族女孩戴耳墜的意義。而以前從來沒人告訴過她。從那以後,她開始搜羅並研究黎族老物件,包括黎錦。

「黎錦折射出黎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展現了民族的特性。」王秀芹說,人們從黎錦的生產過程及各式圖案上可以了解黎族的生活方式、道德習俗、信仰和禁忌,不同圖案、色彩和風格的黎錦曾是區分不同血緣關係的部落群體的重要標誌,具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

於是,黎族織錦成了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的主要陳列品。

王秀芹說,傳統黎錦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原生態,紡織原料主要是山區的木棉、野麻等,染料主要採用野生或家種植物作原料。黎錦的紡、染、織、繡四項工藝都富有民族特色,海南各地黎族人民根據自己的喜愛,創造多種織、染、繡技術,如黎族美孚方言區有一種絣染的染色技術,古稱絞纈染,先扎經後染線再織布,把扎、染、織的工藝巧妙地結合起來,獨一無二。

黎錦織造是一項傳統技藝,世世代代手把手相傳,曾經是黎族女同胞的一項日常生活技能。然而,隨著大機器大工業不斷推進,傳承數千年的黎錦工藝瀕臨失傳。

早在2010年,王秀芹便成立樂東羅活黎錦工藝專業合作社,租用場地展出收藏的物件,同時開辦黎錦培訓班,聘請掌握黎錦織造工藝的老人每天展示傳授黎錦紡織技藝,使得越來越多的黎族婦女開始學習黎族織錦技藝。

王秀芹認為,黎錦是黎族獨特的「史書」,濃縮了黎族的歷史和文化,挖掘黎錦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發揚光大。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