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青州趙興堂:讓世界聽到挫琴的聲音
福士日報 · 文化 ·

濰坊青州趙興堂:讓世界聽到挫琴的聲音

「挫琴是流傳在青州的一種古老的樂器,半圓弧形的琴面形似半邊水井上的轆轤,所以我們當地人也叫它『半邊轆轤頭』。」冬至時節,在濰坊青州市益都街道北城社區,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挫琴傳承人趙興堂對記者娓娓道來,「挫琴的形制很獨特,由琴面、琴底、琴頭、琴尾、琴岳、琴碼、琴軸、琴弦以及琴弓構成,琴弓一般都用高粱杆兒製作,但是只能用高粱杆兒頂端的兩節,這都是我後來慢慢摸索出來的……」

挫琴斜靠在手臂上,右手執弓尋弦,左手帶動琴身送弦迎弓,一曲《茉莉花》隨琴弦流淌,優美婉轉,耐人尋味。「這是我第一次表演時唱的曲兒。」今年已經75歲的趙興堂回憶起小時候學藝的情景,感慨萬千:「7歲時我就跟著祖父趙彩雲,當他的琴童,那時琴法還是隔代相傳,傳男不傳女。」1960年,趙彩雲去世,留下了一把挫琴和一本琴譜。憑著小時候看祖父製作挫琴的記憶和祖父拉琴的照片,15歲的趙興堂擔負起繼續傳承的重擔,開始研究製作挫琴。

都街道北城社區,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挫琴傳承人趙興堂對記者娓娓道來,「挫

裁剪、烤制、反覆打磨……趙興堂在自家院子開闢了一間約50平方米的「工作室」,牆上掛滿了他手工製作的成品挫琴。「挫琴的製作非常講究,選料很難,梧桐樹經常受風吹,肩骨木經常活動木質硬,做出來的琴聲才優美。」趙興堂告訴記者,1984年,他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挫琴,讓這個樂器中的「活化石」在沉寂後重生。為了讓挫琴的音域更廣,趙興堂將原本12組弦、五聲音階改為14組共28根弦,對應著常用音域的14個音,同時改良了琴面上的漆,以提高穩定性。

「低音粗獷,中音柔靜,高音清脆,這琴拉什麼曲子都好聽吶。」趙興堂笑著說。

上的轆轤,所以我們當地人也叫它『半邊轆轤頭』。」冬至時節,在濰坊青州市益

2009年9月,青州挫琴正式入選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保護。2012年5月,青州市採取「政府買單,百姓受益」的形式,成立了青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團,在青州古城內推出挫琴等40多項非遺的免費展演和傳承。「青州每年財政撥付12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非遺藝術團常態化展示展演,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非遺傳承人的生活壓力,給他們提供舞台、場地、機會,讓非遺在發展中傳承,在傳承中得到保護。」青州市文旅局黨組成員、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愛娟說。

這樣的模式,對於趙興堂來說,也存在著特殊意義,在保障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表演也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挫琴,走近挫琴藝術。如今,趙興堂的挫琴技藝已經註冊商標、申請了專利,累計向百餘名學徒免費傳授挫琴製作和演奏技藝。「挫琴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傳承不能死腦筋,必須要創新,要想辦法讓年輕人喜歡,只要身體挺得住,我就能堅持。有活動就參加,有課就去教,有人問我就解答,不然心裡不安。」趙興堂說。

「挫琴是流傳在青州的一種古老的樂器,半圓弧形的琴面形似半邊水井

古老的挫琴依舊年輕著,《鴛鴦扣》《四大景》《滿江紅》……依然在青州古街的上空迴旋,吸引著眾多遊客駐足傾聽。為了讓青州挫琴「走出去」,2018年年底,趙興堂在孫子趙禹銘的幫助下,註冊了抖音帳號「青州挫琴老趙」。「我希望挫琴這門技藝可以得到傳承,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希望在我這裡斷了。」趙興堂說,「演琴、教琴和制琴,幾十年來,我一直在做這三件事,希望百年後,還有人繼續拉挫琴。」(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石如寬 通訊員 王君 孫楠 報導)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