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推薦:對孩子而言,什麼才是最好的成長
三十不晚 · 親子 ·

樊登推薦:對孩子而言,什麼才是最好的成長

我是@三十不晚​,每天分享一個小知識,讓我們共同攜手成長,喜歡就點讚關注一下吧~

手成長,喜歡就點讚關注一下吧~為什麼如今

為什麼如今的孩子會那麼容易焦慮、抑鬱、自殘、偏執、遊戲成癮……這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問題,在看了《自驅型成長》後,我終於瞭然。


我是@三十不晚​,每天分享一個小知識,讓我們共同攜

根據作者的調查發現,容易出現抑鬱、焦慮和心理問題的學生居然大多數來自富裕家庭,他們自小成績優異,課餘活動也同樣優秀。


而可能正是由於父母的嚴格及自我的高要求,導致這些孩子長期處於一種慢性壓力的狀態中,時間一長,便會讓人感覺茫然無助,即自我控制感的缺乏


反向來看,其實是父母對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充滿了壓力和恐懼。


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避免經歷這一切,父母將自己的焦慮轉化成無形的控制,鞭笞著孩子不停地努力,要比別人更優秀。


[泣不成聲]於是越來越多的父母認為:

➡️通往成功的途徑是一座獨木橋,而孩子萬萬不能被別人擠下來。


➡️如果你想擁有好生活,在學校里就得擁有上佳表現。


➡️催得越緊,逼得越狠,我們的孩子就能越成功,長大後就越有出息。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兇險得多。家長必須一直緊緊盯著孩子,才能確保他們不被傷害,也不至於讓孩子闖禍。


[機智]但實際,在作者看來:

➡️我們真的沒法控制自己的孩子,而且我們也不應該控制他們。


➡️為人父母,其實是要教導孩子獨立思考、身體力行,這樣,他們才能擁有在校園裡乃至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決斷力。


➡️我們更應該想方設法地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摯愛的事物,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內部動機,而非逼著孩子做那些他們不想做的事。


➡️父母施壓給孩子,這種培養模式並不可取,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改變這種模式,轉而讓孩子能夠培養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驅動力。這樣的孩子就是我們所說的自驅動型兒童。


如果我們總想著安排孩子、規劃孩子,用胡蘿蔔加大棒驅使著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那麼孩子很難成長為一個自我驅動的自律者。


要想讓孩子走到台前,父母就需要隱入幕後。


父母的不焦慮狀態,對孩子而言是最好的環境,而不焦慮這種狀態還不能偽裝。


有時候,為人父母所能做的最有幫助的事,其實就是給孩子少些約束。


所以,把屬於孩子的主動權還給他們吧,從身邊的事情入手。


比如:自己決定做不做,以及怎麼做家庭作業,這樣的孩子會更加快樂,壓力更小,甚至將來能夠更好地主導自己的生活。


當家長的,終點在哪裡?

不是孩子過上了你想讓他過的生活,而是你幫孩子過上他自己想過的生活。


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與君共勉![加油][比心]

筆者簡介:我是@三十不晚(全網同名),一個不滿現狀的跨界實踐者,希望從書中找到更多人生方向,嘗試更多可能,讓生命浸染更多色彩……

你的每一個點讚[贊]

都成為我前進的動力[給力]

你的每一個評論[V5]

我都將用心對待[心]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