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孩子更善於學習?
幸福孕孕 · 親子 ·

為什麼你的孩子更善於學習?

你的外在身形遠遠比不上,內在靈魂的宏廣;卓越的哲人!保全了異稟英才,你是盲人中間的明眸慧眼,不聽也不說,諦視著永恆之海,永恆的靈智時時在眼前閃現。超凡的智者,有福的先知!真理就在你心頭豈止為尋求真理,我們辛勞了一世……孩子呵!如今你位於生命的高峰,因保有天賦的自由而享有尊榮……——威廉·華茲華斯《詠童年往事中的永生的信息》

在眼前閃現。超凡的智者,有福的先知!真理就在你心頭豈止為尋求真理,我們辛

過去人們常把孩子看作不完整的人,但最近10年,科學家和哲學家研究發現,孩子並不像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理解的那樣,缺乏共情能力和道德意識,只擁有有限的感覺和知覺。相反,孩子不僅比成年人更善於學習,他們還充滿了創造力,並且在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一些道德意識。

我們天生擁有參透宇宙奧秘和解開心靈密碼的能力,以及為之探索和實驗的動力,解不開這些謎題就不會停歇。科學並非僅僅是某個曲高和寡的精英團體的專屬領地,科學所做之事與我們每個人幼年時的學習成長如出一轍。

努力解讀人性是人性的一部分。發展科學家和他們所研究的孩子一樣,兩者從事的是相同的事業,使用的是相同的認知工具。當一名科學家向嬰兒床里窺視,尋找有關人類心智、世界和語言運作規律這些最深刻的問題的答案時,他正好看到嬰兒床里的小小科學家也在向外窺視。後者做的事情與前者八九不離十,難怪雙方會相視一笑。

我們的感官有這麼多局限,可我們如何能夠懂得如此之多?這一知識之問(the problem of knowledge)是哲學上最古老也最深刻的問題之一。認識論便是專門研究這一問題的哲學分支。成人也好,孩子也罷,這個問題有三個版本對兩者來講都尤其重要,也讓兩者大為困惑,我們稱其為他心問題(the Other Minds problem)、外部世界問題(the External World problem)以及語言問題(the Language problem)。新的發展心理學有助於解答以上三問。

英才,你是盲人中間的明眸慧眼,不聽也不說,諦視著永恆之海,永恆的靈智時時

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事件為例。每周日晚上,一家人都會圍坐在餐桌旁吃晚餐。吃飯期間,我們會盛一碗健康的韭菜薯仔湯,喝完再吃甜點,還會互相傳遞鹽罐和胡椒瓶,給麵包塗上黃油,吃完飯後會將椅子推回到大木頭餐桌下面。我們歡笑、打鬧、相互取笑。哥哥跟以往一樣,講了一個粗魯的笑話捉弄弟弟,弟弟覺得受傷了,要求哥哥道歉。這是再平常、愜意和熟悉不過的家庭瑣事了。然而,這一切都不是我們的真實體驗。

我們從外界接收到的真實信息只不過是色與形、光與聲的交織互動。以餐桌旁的人們為例,我們自以為看到了丈夫、妻子、朋友和弟弟,然而我們真正看到的不過是一個個由皮膚構成的袋子,塞在一片片的布料里,擱在椅子上。袋子頂部有兩個不安分的小黑點在活動,小黑點下方有一個洞,不規則地發出聲響。袋子的移動方式不可預期,有時某個袋子會觸碰到我們。洞的形狀會發生改變,偶爾還會有含鹽分的液體從兩個小黑點中湧出。

看待他人的方式無疑讓人抓狂,簡直如噩夢一般。他心問題探討的就是我們如何將這種瘋狂的視角轉變為日常看待他人的正常體驗。為什麼我們看到的不是皮囊袋,而是丈夫、妻子和孩子,那些和我們一樣既有思想又有情感、既有信仰又有欲望、被人傷了自尊會要求道歉的人呢?

同樣,我們甚至沒有看到房間裡的物體。隨著視線的變化,那個被我們稱為桌子的褐色有邊界物體的形狀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改變。勺子和胡椒研磨罐這些很明顯的三維立體物件在我們的眼睛看來其實只是一些平面圖。手中勺子摸起來的感覺和我們看到的形狀大不相同。桌子的表面根本連不起來,被碟碗遮擋的部分是一片空白。湯從湯碗到湯匙再到人的嘴裡,直到完全消失,只留下喉嚨里一股溫熱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其形態的變化更是異常劇烈。我們似乎認識一個由餐桌、湯匙和湯這些物體組成的世界,它們的屬性獨立於我們而存在,不受我們的影響。但我們的直接體驗其實僅僅是無盡變化且毫無章法可言的感覺流(chaotic flow of sensations)。這就是外部世界的問題。

你的外在身形遠遠比不上,內在靈魂的宏廣;卓越的哲人!保全了異稟

從皮囊袋上的洞裡發出的聲音恐怕才是最要命的問題。想像一下,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坐在一間咖啡館裡。剎那間你會明白,那些不自覺地飄浮在餐桌周圍的想法、玩笑和道歉的話語,其實只是一連串經過精細調製、以極快速度交替出現的噪聲,這些噪聲之間的差異極其細微。

實際上,詞語只不過是由空氣中的震動形成的一聲轉瞬即逝的低語,這個震動僅持續數毫秒,旋即被下一次震動替代。即使是最先進的計算機也很難解碼一個人用平靜的語調說出的連續話語。然而對我們來講,詞語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我們體驗到的僅僅是講話人傳遞的信息。我們能夠聽懂一個嘴裡含著湯的小男孩義憤填膺地說出的一句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把這句話轉換成一個想法。這就是這就是語言問題。

就連餐桌上生性敏感的3歲小弟弟也可以做到以上所有事情。他體驗到的是哥哥在逗他,而不是皮囊袋在移動;他看到的是桌子、勺子和湯,而不是沒有差別的色彩和形狀;他還能立刻理解那個粗魯玩笑的意思,也能理解道歉的話語,而這些話語究其本質不過是一些稍縱即逝的震動。他是如何做到的?

當代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嬰兒是一種十分特殊的計算機。這種計算機不是由矽片構成的,而是由神經元組成的,編寫程序的也不是那幫使用筆夾的書呆子,而是進化的。嬰兒從世界中獲得輸入,即轉瞬即逝的無章感覺,然後和我們一樣,將這些輸入設法轉換成玩笑、道歉、桌子和勺子。作為發展心理學家,我們的工作就是探索嬰兒在運行怎樣的程序,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還會發現這些程序是如何在他們的大腦里編寫以及如何進化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便從科學的角度解答了知識之問這個古老的哲學問題。

將嬰兒的心智看作由神經元組成、由進化編成的計算機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嬰兒,也以不同的視角看待計算機、神經元和進化。因為這台計算機必定比矽谷最了不起的產品還要強大。比爾·蓋茨的小女兒已經解決了她那億萬富翁父親至今無法攻破的難題。新的發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寶寶0.0必定擁有一些相當非凡的特徵。

我是幸福孕孕,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有愛有思想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點讚和評論,更多育兒知識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