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主產區接力發文嚴查青貯小麥 尚未查實確切線索
新京報 · 農業 ·

小麥主產區接力發文嚴查青貯小麥 尚未查實確切線索

5月10日,農業農村部回應網傳小麥青貯影片,相關負責人表示,「五一」期間就已迅速部署核查核實,並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毀麥現象,農業農村部還公布了熱線電話。作為我國冬小麥主產區,河南、河北等地農業農村廳也於5月10日前後接力下發緊急通知,明確要求任何地方、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毀麥或將小麥用於青貯飼料。5月11日,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的最新反饋指出,目前尚沒有確認到反映相關問題的實質線索。

收割小麥青苗,用作青貯飼料,這樣的網傳影片為何引發普遍關注?記者採訪了農業農村部、多位常年種植小麥的種植戶及農業專家,試圖探討爭議背後的原因。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明確指出,即便純粹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小麥被作為青貯飼料的現象也「極不常見」。

5月10日,農業農村部回應網傳小麥青貯影片,相關負責人表示,

江蘇徐州,收割機在麥田中馳騁。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部門回應:電話反饋很多但尚無明確線索

5月10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就毀麥問題公布熱線電話(010—59191312)。5月11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獲悉,截至目前,通過熱線,農業農村部已陸續接到很多來電反饋,但是尚沒有收集到明確的毀麥線索。

同時,全國小麥主產區、小麥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的河南,早在5月8日,當地農業農村廳就已發布《關於嚴禁任何毀麥事件發生的緊急通知》。根據這份緊急通知顯示,河南小麥已經進入灌漿期,為增粒重保產量的關鍵期。河南農業農村廳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認識小麥是主要口糧,絕不能用於青貯飼料,並要求從現在開始到麥收結束,任何地方、任何單位、任何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毀麥或將小麥用於青貯飼料。各地要依靠鄉、村基層組織力量,對涉及毀麥或小麥用於青貯飼料事件開展徹底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努力奪取夏糧豐收。

河北農業農村廳於10日召開緊急會議,目前情況仍在排查中。5月11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也對外公布毀麥問題舉報熱線,用於群眾及時舉報青貯小麥、毀麥開工、毀麥種樹等各類毀麥情況,以及養殖企業收購青貯小麥用於飼料、青貯收穫機械用於收割青貯小麥的情況。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表示,對此問題高度重視,已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對在田小麥進行全面排查,對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毀麥問題堅決予以制止,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記者11日下午也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了解到,截至目前,還未接到舉報線索。據工作人員介紹,若發現毀麥情況,將會在第一時間制止,在後期也將繼續建立耕地用途管控的長期監管制度。

種植大戶:不會賣青苗,捨不得

網傳的影片中,收割機開進青翠的麥田,綠色的麥稈,帶著同樣碧綠的麥穗,在收割機的割台下被斬斷,隨即化為齏粉,從出口傾斜而下。而這裡傾倒出來的,原本應該是金黃色的麥粒。「看著心酸」,該種植戶說。

在各短影片平台上,這樣的影片都可以輕易搜到。但新京報記者發現,大多數影片沒有標明拍攝地點和拍攝時間,部分說明地點的,則籠統稱山東、河南、安徽等多個小麥產區。

這些影片是否真實?又是否為今年剛剛發生的事情?此外,影片中的小麥,是否是普通小麥?一位山東種植大戶告訴記者,他從沒看到身邊有人把小麥當青貯飼料賣掉,只是偶爾聽說有這樣的現象,「如果是我,肯定不會賣青苗,根本捨不得。」

河南一家合作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地已經開始嚴格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的現象,但他沒有聽說身邊有賣青貯小麥的同行。

另一位農場主則表示,他倒是聽說過這樣的消息,有人把青苗當青貯飼料賣掉了,1200元一畝,賣了400多畝,但也只是耳聞,沒有看到現場。

糧食成長:今年的小麥格外珍貴

網絡上傳播的小麥青貯現象,是否真的遍布各地,目前仍無確切的消息。從網上看,有些影片沒有時間地點,很難判斷是否為今年拍攝的,有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一些農機生產者炒作的可能,甚至有些影片明顯可以看出並非在國內拍攝的。

有聲音認為,網傳影片或是刻意炒作,在採訪農業農村部門時,負責人也提及這其中有網絡炒作的成分。

為什麼真正的小麥種植大戶會「捨不得」賣掉青苗做小麥青貯?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小麥來之不易。

包括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份的黃淮海麥區,種植的主要是冬小麥,一般9-10月播種,來年5-6月收割,生長期超過200天,占據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

從一粒種子,長成一株成熟的小麥,在冬季來臨之前,要經過播種、出苗分櫱等階段,同時,需要數次澆水、施肥、打藥等。在冬季,小麥停止生長,度過漫長的冬季,於來年立春前後開始返青,經歷返青、起身、拔節、抽穗、揚花、灌漿等階段,最後才能成熟。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戰勝春天的倒春寒、夏季的暴風雨等天氣災害,同時還要和赤霉病、白粉病、蚜蟲等病蟲害抗爭。

每一次豐收都來之不易,都是無數辛勞和汗水澆灌的成果。今年的小麥,更是格外珍貴。

「去年秋季,冬麥區的許多地方遭遇秋汛,導致冬小麥晚播,今年普遍出現了弱苗的情況。」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告訴記者,從去年播種前,農業農村部就安排全國的專家,分赴各地,專人專班,分片負責,指導各地排水搶播,弱苗促壯,保夏糧豐收,這個行動從去年播種前開始,一直在進行,直到收穫為止,「農民付出了200多天的辛勞,無數農業科技工作者持續支持,眼看就要收穫了,還有20多天,晚的也就一個月,如果真的做了飼草,就太可惜了。如果真是炒作,顯然也是極不合適的。」

專家釋疑:小麥根本不適合做飼草

小麥個子不高,如果作為飼草,產量明顯較玉米等常見的飼用作物低,是否真的具有做青貯飼料的價值?

答案是否定的,小麥被作為青貯飼料的現象「極不常見」,「即便從單純經濟效益的角度看,小麥也不適合做飼草。」劉錄祥介紹,「小麥長得矮,生物量不高,一畝地最多只有2噸左右,而成熟的飼草專用品種產量遠超小麥。更重要的是,相比專門的飼草品種,小麥的管理更加精細,肥料等投入更多,這也就代表著,它的成本太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飼草品種中,確實有一種和小麥有親緣關係的品種,即小黑麥。劉錄祥介紹,小黑麥是小麥和黑麥遠緣雜交成的品種,具有抗旱、抗寒、耐鹽鹼、耐瘠薄等特性,在我國黃淮海及東北和西北部分地區秋播,也可在南方冬種,主要作為青飼或乾草使用。

小麥和小黑麥的幼苗很像,不易區分,但成熟體差異很大,「小黑麥可以長到1.6米到1.8米,飼草產量非常高,每畝可以達到4噸-5噸,是很好的青貯飼料。同時,因為抗逆性較高的原因,可以粗放管理,種植簡單,而它耐瘠薄的特性,使它可以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幫助當地農民增收。」劉錄祥說。

小黑麥的生長期,也適合做其它飼草青黃不接時的替代品,劉錄祥介紹,小黑麥和小麥的生長期基本一致,5-6月會進入灌漿、乳熟期,營養豐富。而此時,其它常見的傳統飼草,如青飼玉米和甜高粱禾穀類作物,才剛剛播種,苜蓿等豆科作物也剛出苗。

和網傳影片中以小麥做青貯飼料的方式相比,小黑麥明顯更有優勢,為何還要用投入更高、效益卻更低的小麥做飼草呢?

糧農算帳:賣到1500元,可能真有人動心

網傳影片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不少人認為,農民種糧收入不高,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數千年的農耕文明,孕育了中國人對糧食深厚的情感,珍視糧食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基因。這也就不難理解,幾則尚未證實、甚至有可能是炒作的影片,為何引發了如此激烈的反應。

在記者採訪中,多位種植大戶表示,對網上的影片早有關注,雖然身邊並無類似現象,但並不排除在極端情況下真有個別人這麼做。

有種植戶為記者算了一筆帳,在一畝地上,一年兩季,先種冬小麥,再種水稻。其中,肥料的投入,大約需要三包複合肥,兩包尿素,總計在800元左右;兩次旋地,共120元左右;灌溉用電費10元左右;收割費兩季120元左右;機插秧需要80元;農藥總共240元左右;兩季種子90元左右;飛防的人工費,100元左右;土地流轉費1000元左右。總成本大約2570元。

那收益如何呢?2021年,小麥收購價為1.2元左右,以畝產千斤算,收入為1200元,水稻收購價為1.3元左右,以畝產1300斤算,收入為1700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年的收入大約為2900元,減去成本,每畝地一年的純收入,只有300-400元。

「收益好的的時候,一畝地一年能賺到400-500元,也就是在外面打兩天工的收入。」這位種植戶告訴記者,最大的成本是土地流轉和農資,尤其是農資價格,這幾年漲得特別快。以化肥為例,兩年前一畝地需要的化肥,大約在450-500元,現在漲到了800元。而今年,他拿到的農資補貼只有每畝30元。「如果賣青貯,一畝地要是如網傳影片那樣賣到1500元,可能真就有人動心了。」

杜絕毀麥:呵護麥苗要成為全社會共識

在農業農村部的回應中,除對小麥青貯進行嚴查之外,還明確提出,嚴查毀麥開工現象。

記者從多地農業部門了解到,確實已經接到通知,並開始逐一排查。一些產糧大省,也已明確發出通知,嚴禁毀麥開工、毀麥占地。事實上,類似的文件、通知,幾乎每年都會有,但是毀麥占地、毀麥開工的事件仍屢有報導,類似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14億人的糧食安全,人人有責,任何人都無權肆意毀壞青苗,肆意毀壞農田。」朱啟臻說,「要真正保護農民的利益,保護農民對糧食的情感,防止因為這樣的事情,挫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糧食是生存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口糧,要珍惜再珍惜。」劉錄祥說,「國家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去培育良種,推廣技術,保護耕地。我們的農民,付出了那麼多的辛勞種植糧食,呵護幼苗。杜絕毀壞青苗,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開工建設固然是正常現象,但不能等到收穫之後嗎?可能就是幾十天的事情,為什麼等不了呢?」

當前,國際形勢變化多端,新冠疫情影響持續疊加,糧食安全的問題愈發重要,劉錄祥表示,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更應該人人都增強保護糧食生產的意識,為糧食生產提供更好的環境,把保障糧食安全,真正當成頭等大事。

保障糧農:讓真正願意種地的人賺到錢

讓種糧的農民有錢可賺,保障農民利益,就是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根本,也是保障14億人口糧安全的根本。

「過去這些年中,我們國家出台了那麼多政策和措施去保障農民利益,但農民的利益,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更完善的保障?」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說,「網傳的影片,只是極個別的現象,甚至可能是誤傳或炒作,但為什麼會引發那麼多的討論和爭議,我們都相信,評論中那些要效仿的說法有些過激,只是情緒化的表達,不會真把沒成熟的小麥當成青貯飼料去賣。但他們為什麼會這麼說?這是值得思考的。」

網上的爭議,是否會影響種糧者的積極性?又如何解決情緒背後的問題?朱啟臻說,「不管是真賣還是情緒化表達,都不應該去責怪農民。出現這樣的現象,應該引起整個社會的重視和反思,不管是通過市場調節的方式,還是通過宏觀調控的方式,要怎樣做才能真正讓種糧食的人有錢賺?同時也要考慮,怎樣才能讓真正的農民去種田。」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業的集約化、規模化也在不斷提升,近些年來,我國著力推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但在現實中,一些地方的農業集約化,並非以農民為主體,「有的地方政府貪大求全,盲目引入工商資本,把土地集中起來,流轉給工商資本。資本是逐利的,如果地荒著就能賺錢,資本肯定會這麼幹。但農民不會,真正的農民,哪怕賠錢也要種,今年賠錢,明年還是會種。當然,這並不代表著,農民就應該賠錢種地,而是說,要讓那些真正願意種地的人能種地,讓真正種地的人賺到錢。」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