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是做三件事
第一心理 · 心理 ·

心理學: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是做三件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曾經有心理學家針對「討厭」進行了相關的調查,並且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

「如果一個人的童年早期,受到了某種創傷,或者是比較大的刺激。那麼這種創傷就會一直在他的潛意識中,只要在後期出現這類人或者是這類事情,這種刺激就會給被重新激活,形成一定的條件反應。」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討厭一個人。

但是「討厭」只是一個條件,除了各種各樣的原因,和一見面就討厭的「緣分」,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也需要運用一定的方式。

各樣的原因,和一見面就討厭的「緣分」,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也需要運用一

是歇斯底里的爭論?還是在背後說他的壞話。這些方式雖然會在一定的時間「解氣」,但是這終究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因為這種方式是需要我們付出自己的情緒的,並且我們也會因為對方的反應而影響自己的心情,那麼當你在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最佳的處理方式又是什麼呢?

  • 默不作聲的離開

如果和討厭的人爭執,聲音越大其實越代表內心的空虛,極力的想去用言語來證明自己。沉默有時候會更加有殺傷力。

什麼有時候我們會討厭一個人。但是「討厭」只是一個條件,除了各種

在心理學中這種方式叫作「沉默效應」也叫作「古德曼定律(Goodman's law)」,是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古德曼所提出的,他說:

「沉默是可以調節說話的節奏的,甚至可以左右對方的情緒。在任何人的溝通之中,表達觀點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是需要靠沉默來表達的,因為適當的沉默有時候會比聲嘶力竭更加有殺傷力,更加容易產生震耳欲聾的效果。」

所以用沉默來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對方在猜測中瘋狂,默不作聲的離開,其實對對方才是最大的懲罰。

種刺激就會給被重新激活,形成一定的條件反應。」這就可以解釋為
  • 永遠不要說他的壞話

一個人的性格和狀態是能夠自己表現出來的,時間會來證明他究竟是一個什麼人,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他會將自己的狀態表現出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討厭的人總是能夠讓身邊的人都不喜歡他的原因。

如果我們過分的去說他的壞話,其實就降低了自己的尊嚴和狀態,因為這會展現我們的嫉妒和黑暗,如果傳到了對方的耳中,甚至對方還會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左右了你的情緒,從而更加瞧不起你。

所以討厭對方,但不要說對方的壞話,因為壞人自有天收,壞人自然會遭到身邊人的排擠。

麼這種創傷就會一直在他的潛意識中,只要在後期出現這類人或者是這類事情,這
  • 努力走向更高的圈層

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反擊永遠都是自己踩在對方的身上。

但是這裡的「反擊」並不是說武力上的反擊,而是努力讓自己成為更高層次的人,當你逃離這個層次的時候,你們就不是一個水平的人了,他就永遠追不上你,你也不必與他爭執。

因為「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有很多腦子不正常的人,我們無法避免這些人的存在,就只能讓自己不斷提高,不斷逃離這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不給他們接觸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永遠追不上自己,才是最大的反擊。

「如果一個人的童年早期,受到了某種創傷,或者是比較大的刺激。那

人生在世,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令自己討厭的人或事。

因為這個世界在我們的心理狀態中是屬於一種二元的特性,具有著相互依存又相互獨立的特性,所以我們在與社會接觸的時候,不可以過分被他們所影響所左右,只有支撐起自己的思想,不被對方的言語和狀態所攻擊,才能保持自己的平衡和穩定。

而且,人的心理狀態不一樣,定位也不一樣,所以有討厭的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也不要過分的苛責或懷疑自己是否過於小心眼,這都是世間順其自然的事情,誰都無法做到讓每個人喜歡,也誰都無法喜歡每一個人。

曾經有心理學家針對「討厭」進行了相關的調查,並且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

所以熱愛自己所熱愛的,討厭自己所討厭的,這就足夠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討厭」是屬於負面情緒,我們討厭一個人是討厭他的思想和行為,但是切不可讓這種討厭成為綁架我們自身的武器,成為控制我們情緒的利器,這就會本末倒置,最終傷害的只是我們自己。

所以,將這三句話記在心中,當遇到自己討厭的人的時候,以自己為出發點,照顧自己的情緒,再去處理與討厭之人如何相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無法用言語溝通的「討厭」,就「轉身離開」,用沉默來打敗「厭惡」,這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