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優「十四五」規劃丨形成100 個未來美好公園社區 實現從「背園發展」到「擁園發展」
封面新聞 · 金融 ·

成都中優「十四五」規劃丨形成100 個未來美好公園社區 實現從「背園發展」到「擁園發展」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楊瀾 圖片來自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十四五」規劃後的成都,將如何塑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特色?

7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的《成都市中優「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獲悉,成都「中優」區域將建設「面向公園、春暖花開」的未來美好公園社區、塑造大美公園城市形態、並在全市率先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

「十四五」規劃後的成都,將如何塑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特色?7月

亮點:公園城市

打造太古里、寬窄巷子等老城天際線

《規劃》提到,成都將以以文殊院等 4 個歷史文化街區、青羊宮等 11 個歷史文化風貌片區、火車北站等 4 個交通樞紐片區、環城生態區等市級重點城市設計片區,統領城市功能要素和空間組織。

嚴格控制濱水區域、臨山區域、臨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建設強度和建築尺度,結合城市特色建設城市標誌物,打造城市名片,體現歷史脈絡和時代魅力也在《規劃》之列。

《規劃》提出,要塑造「山為屏、軸成脈」的「中軸天際線」,展現城市融於自然的空間格局。同時結合錦城綠道,利用環城生態區打造「兩面遠山兩面城、一環美景繞山丘」的「門戶天際線」。

此外,還將結合太古里、寬窄巷子、文殊院以及天府廣場,打造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老城天際線。在重要功能節點使用基於川西灰、成都紅、純淨白形成的淡彩色輔助特徵色,塑造片區獨特的色彩感知;在城市局部區域使用高彩度、低明度的點綴色,豐富城市色彩構成,提升城市活力。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楊瀾圖片來自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亮點:公園社區

形成100 個未來美好公園社區

《規劃》顯示,將著力構建「中優」區域的擁園發展的空間格局,立足生態隔離到城園融合的轉變。具體表現在圍繞環城生態公園優化空間組織模式,整體形成11個城園融合片區和100 個未來美好公園社區,實現從「背園發展」到「擁園發展」。

同時,著力形成「三生融合」的功能布局,調減低效生產製造、物流倉儲、批發市場等非核心功能,調增居住、旅遊服務和新興產業功能,推進新增住宅和公服用地向環城生態公園兩側集中。著力建設未來美好公園社區,推動人本化、低碳化和智慧化,著力構建社區價值、發展等共同體,打造精準高效的服務場景、有愛包容的文化場景等多個場景。

強化與周邊社區藤蔓式的綠廊滲透;凸顯在地文化,塑造各具特色的社區文化場景;引領綠色發展方式,提升綠色能源供給水平也是《規劃》所強調的內容。

未來,成都將著力構築無界融合的城園形態,實行容積率綜合平衡,塑造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的空間形態和尺度適宜的街區肌理,彰顯蜀風雅韻、人文溫馨的建築風貌和科技范、未來感的社區氣質。

亮點:碳中和

推動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機生長

以青山農田為本底、綠道江河為經脈,全面構建「青山綠道藍網」相呼應的城市新形態,推動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機生長——這邊是《規劃》所提出實現碳中和的具體措施。

「堅持以重大支撐性項目為抓手,構建全域公園體系,形成高品質的生態基底」是前提。

「以高品質生態網絡為紐帶,統籌布局城市重大公共功能,多層次精準化配置社區公共設施,強化三網融合綠色交通支撐,提升生態宜居環境品質,建設一批承載城市新人口和新功能的城園融合片區」是舉措。

「實施錦江公園兩岸空間形態優化提升及子街巷綜合提升改造,推進濱水空間「車退人進」,結合綠道、濱水街道建設,有機串聯沿線空間資源,盤活街坊里巷,形成層次多樣、類型豐富的開敞空間體系,營造複合多元的濱水活力場景」是目標。

《規劃》內容表明,成都「中優」區域將推動錦江綠道、錦城綠道等區域級綠道建設,通過「綠道+消費」「綠道+體育」「綠道+文化」「綠道+科普」等形式,不斷激發生態、文創、研發等新投資需求,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形成「生態投入—環境改善—品質提升—價值反哺」的良性循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PTTZH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存儲空間服務。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繼續其他精彩內容吧!
more